第一章:風生水起,如夢童年
運河邊的倔孩子
1、體弱多病的小羊羔1980年1月19日,在產房裏掙扎已久的袁桂芳渾身上下水洗了一般,分娩的過程漫長而痛苦:數小時以來,她昏厥了三次,而腹中那個倔強的小生命,似乎一定要把她折騰個“半死”,才肯來到這個世界。
孩子的生日即是母親的受難日。雖然精疲力盡,但兒子的降臨仍教袁桂芳激動不已。此前,她和丈夫蔡四官就曾一頁一頁翻看《新華字典》為孩子取名。當寓意美好的“贇”字映入眼簾時,夫妻倆再也沒有繼續翻下去。這個有些生僻的漢字由“文”“武”“貝”組成,預示著文武雙全而且富有,極盡美好之意。兩人當即 決定小孩的名字就叫“蔡贇”。不過,在做父母的心裏,孩子平安健康,才最為重要。由於小蔡贇出生在農曆羊年末,爸媽又給他起了個小名,叫“羊羊”。
“希望孩子別像我一樣身體弱啊。”袁桂芳念叨著。天生體質差的她在十月懷胎時吃盡苦頭。別人的妊娠反應大都集中在前三個月,而她則是從頭吐到尾,厲害時,喝口水都覺得難受,更不要說吃東西。怎奈天不遂人願,小蔡贇偏巧隨了媽媽,隔三差五就要發次燒、鬧次病。蹊蹺的是,任憑醫院怎麼檢查,卻始終弄不清根由。就這樣,小疾不斷的狀態一直伴隨了他二十幾年。直到進入國家羽毛球一隊後,蔡贇諮詢過相關專家才瞭解到,他有可能遺傳了祖父的基因:老人家活到90 多歲,身體一直很硬朗,但是每隔三個月總要發一次燒,而且同樣查不出任何原因。
就這樣,自小體弱多病的蔡贇成了醫院的常客。
從他家出門,步行兩分鐘就可到達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那裏的護士們總能見到一個瘦小白凈,眉清目秀的男孩子,獨自揣著藥品和看病條來打針。每次進到 屋來,他的話都不多,通常是把東西往護士面前一攤,便挽上袖子叉腰站好,像只安靜的小獸,但眸子永遠明亮而機敏。在蔡贇的記憶裏,練習羽毛球之前的自己一直是這麼“惜字如金”。上小學時,有門課程叫做“看圖說話”甚是讓他頭疼。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如何與人交流的蔡贇愈發不愛說話。兒子在陌生人面前寡言少語,母親卻因此產生“錯覺”:羊羊文文靜靜的,將來能坐得住。
打針是一瞬間的疼痛,蔡贇還能忍受;吃藥,則如取他性命一般,說什麼都不肯張嘴。“良藥苦口利於病。”蔡爸爸對兒子說,“一閉眼一仰脖子就吃完了。”看著父親把捧滿藥的大手伸到自己面前,蔡贇的腦袋搖晃得像只撥浪鼓。無奈之下,父親只好把藥丸一股腦藏進西瓜瓤裏。又黑又小的六神丸,與瓜子如出一轍,總算“騙”過了討厭吃藥的兒子。這招起初還管用,幾次之後便被機靈的蔡贇識破了。父親怕他把藥丸摳出來扔掉,只好盯著他把整塊西瓜吃完才肯離開。
蔡贇身體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便是挑食。“媽媽我不要吃這個。”“媽媽我不要吃那個。”諸如此類的話總教母親不知所措。牛奶、雞蛋、肉類、青 菜……但凡有些營養價值的食物,似乎都與蔡贇絕緣。“不好好吃飯怎麼行,快來,媽媽餵你。”每當母親“強迫”他吃自己不喜歡的食品,蔡贇的倔強便會顯山露水:眉頭緊皺,小嘴一撅:“我不!我要吃巧克力!”儘管袁桂芳平時在管教兒子為人處事上格外嚴厲,但在生活中,母愛的溫柔總也抵不過孩子的軟磨硬泡。因為 甜食吃得過多,蔡贇小時候經常牙疼。母親原本指望著借機讓兒子少吃點零食,每當他捂著牙哼哼時,便說上幾句“敲打”他的話。誰知,兒子卻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牙齒不痛時,又開始沒接沒完地吃起來。
蔡贇不好好吃飯可愁壞了袁桂芳。看她唉聲嘆氣,外婆想了一個辦法:她用一碗白米飯泡上些開水,再滴上幾滴麻油,端到蔡贇面前,“羊羊,吃吃看。” “外婆,這是什麼啊?”“你嘗嘗,趁熱吃,別燙著。”熱氣騰騰的稀飯裹著麻油的濃濃醇香頓時喚醒了蔡贇的食欲。嘴巴挑剔的他竟然一大勺接一大勺將整碗稀飯吃個精光。此後,外婆做的“麻油泡飯”便成了蔡贇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直至今日,仍教他唸唸不忘。“總吃這個這也沒有營養啊。”幾頓之後,母親又開始犯愁。“我就愛吃這個。外婆,明天我還要吃。”蔡贇一邊往嘴裏塞稀飯,一邊享受那沁人心脾的香氣。
2、幼兒園的搗蛋鬼
轉眼間,小蔡贇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看著別家小孩子白白胖胖的,袁桂芳有些擔心“瘦小枯幹”的蔡贇會被欺負。哪知,去了沒幾天,老師便和她告起狀來:“你家小孩太淘氣了,我們管不住。”原來,按照幼兒園規定,小朋友們要睡午覺。可精力充沛的蔡贇不願意睡。不僅如此,當他發現,別的小朋友都閉好眼睛躺在床上,唯獨自己眨巴著眼睛東張西望時,感覺既無聊又孤單。於是,他索性捅捅左邊這個,推推右邊那個;和前面的人說幾句話,再朝後面的小朋友臉上吹口 氣……一來二去,全班人都給折騰醒了。老師被一群嘰嘰喳喳難以控制的小孩弄得哭笑不得。觀察幾次後,老師吃驚地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這個平時看上去文弱乖巧的蔡贇。從此,被打上“個別生”印記的他就不怎麼討老師喜歡了。
從小在外婆家泡大的蔡贇常常在京杭運河畔玩耍。2000多年流淌不息的河水讓他領略到生在水鄉的美好:水草青蔥,魚蝦嬉戲、鵝鴨嘈嚷;夕陽西下時, 火紅的餘暉沿著整條河水鋪展出滿眼深深淺淺的暖色;孩子們從胥門橋上飛也似地跑過,只留下歡聲笑語以及鞋底與青石板相碰發出的“啪啪”聲……習慣了自由自在的蔡贇難以適應幼兒園的“圈養”生活。他開始和媽媽犯起倔,吵鬧著不去上學。母親雖然明白兒子心中的委屈,但由於夫妻倆工作實在繁忙,她只能選擇將蔡贇 一次又一次送走。
終於有一天,蔡贇實在不願繼續“困”在幼兒園裏。他和老師說“我上廁所”,卻趁此機會跑到了小朋友們平時在戶外活動的小廣場上。聰明的他早在玩耍時 就“偵查”到一條“逃跑”的捷徑——踩著滑梯翻牆出去。由於滑梯的高度和幼兒園的院墻幾乎持平,而院牆又恰恰靠著蘇州殘垣斷壁的老城牆,像蔡贇這樣三四歲的孩子,邁開大步輕鬆一躍就能跨出去。就這樣,人小鬼大的蔡贇成功“越獄”。重獲自由,他撒了歡似地朝外婆家跑去。
之所以去外婆那,一來是路途很近,二來是因為外婆一直對蔡贇疼愛有加。都說隔輩親,由於袁桂芳在娘家排行老大,蔡贇是外婆帶的第一個小孩,所以更是親得不行,百依百順,絕不會因為他淘氣犯錯就像他媽媽那樣責罵甚至是責打他。
敲開門,迎接蔡贇的自然是那副熟悉而慈祥的笑容。“羊羊回來啦!”外婆開心地說道。她常聽小外孫念叨著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豐厚的人生閱歷給予老人 更多的睿智,早就料到蔡贇有朝一日會跑回家,所以,當他真的“東窗事發”後,外婆並不感到驚訝。“不去就不去吧,外婆看著你。”老人家知道女兒對蔡贇管教甚嚴,便悄悄替他保守住了“溜號”的秘密。許多年後袁桂芳才偶然知道,兒子當年竟上演過如此教人揪心又荒唐可笑的一幕。
遠離幼兒園的束縛,蔡贇在外婆家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每天不是絞盡腦汁對付老媽開出的各種食譜,就是跟小夥伴瘋玩瘋鬧,“打打殺殺”。別看他身體瘦小,但動起來卻格外靈活。在男孩子調皮搗蛋的天性使然下,蔡贇常常是今天惹哭了隔壁家的小甲,明天打傷了鄰居家的小乙,後天又把小丙的玩具摔壞 了……
孩子們湊在一起,哪有不讓人著急上火的。蔡贇闖禍後,袁桂芳總是苦口婆心地訓誡兒子,說急了,就非要打上幾巴掌才算解恨。蔡贇到現在還記得,母親曾經用做衣服的一米長的木尺揍他屁股,生生把尺子打成了兩截。可是,臘月出生的羊羊絕不是只溫順的小綿羊,而是只倔強的山羊——任憑袁桂芳怎麼打,他就是不 哭。“行行行,我讓你打,你打死我吧。”蔡贇心裏執拗著,硬是把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憋了回去。
儘管如此,他仍從內心深處害怕母親發脾氣;而他那份軸勁兒一上來,卻也讓袁桂芳束手無策。
3、一次離奇的探險
光陰荏苒。5歲時,蔡贇告別了在外婆家“恣意妄為”的生活,進入“預備班”,為讀小學做準備。這一次,他明白,自己再不能隨隨便便就跑掉,但淘氣又貪玩的本性始終難以改變。每天三點多鐘放學後,蔡贇就跟同學們到處追跑打鬧。母親袁桂芳感覺到,兒子越來越難管。
一天傍晚,臨近吃飯時間,鄰居家叮叮噹噹的切菜做飯聲讓袁桂芳坐立難安——他們兩口子怎麼也找不到蔡贇了。“放學三四個小時啦,這孩子能去哪?”找過好幾圈,仍沒有兒子半點蹤影。袁桂芳心急如焚,眼前發暈。
而此時此刻,蔡贇和其他兩位同學正蹲在離家不遠處一片爛尾樓的一個大深坑裏,不知所措。
原來,放學後,三個小夥伴商量著一起去“探險”。“早就聽說廢墟那有個大洞,黑漆漆的,不知道裏面有什麼東西,你們敢去嗎?”一位同學神秘兮兮地說道。“有什麼不敢,走!”蔡贇當即同意。於是,“探險家們”不費吹灰之力便找到了目標。
“要下去嗎?看上去很深啊。”望著眼前的深坑,一個同學開始打退堂鼓。“不進去怎麼知道裏面有什麼,快走!”蔡贇一面催促著,一面輕輕一跳,就著坑邊向坑底滑去。當三個小傢夥來到坑底時,發現這裡除了灰土還是灰土,根本沒有傳說中的“妖怪”。
還沒來得及失望,大傢夥就開始慌亂起來——蔡贇他們說什麼也爬不到坑上邊去了,嘗試多次後,仍無濟於事。三人這才扯開嗓門大喊:“來人吶!”“救命啊!”由於爛尾樓平時人跡罕至,叫了半晌,始終沒有回應。“這下完蛋了。”蔡贇尋思著,“媽媽在哪兒啊,你怎麼還不來找我啊!”
暮色已至,爛尾樓陷入一片漆黑。偶有鳥兒飛過,喳喳叫幾聲,再撲啦啦扇動翅膀離去;樹葉經風一吹,有節奏地沙沙作響。爛尾樓在這些空靈之聲的襯托下,顯得愈加空曠詭異。蔡贇和小夥伴們擠做一團,像群垂頭喪氣聽候發落的犯人。絕望中,忽覺遠處似乎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羊羊!”“羊羊!”那聲音高 高低低,此起彼伏。蔡贇推推身邊的小夥伴,“聽,是不是有人找我們來了?”漸漸地,喊聲清晰起來。“我們在這兒!”之前的惶恐一掃而空,三個孩子又生龍活 虎地嚷起來。
“丟了”孩子的六位家長和幾個好心鄰居提著手電筒順著聲音的方向,深一腳淺一腳,費盡週折才摸索到大坑邊。舉燈一照,光柱之下,三個灰頭土臉的小傢伙仰著下巴瞇著眼,表情想哭又想笑。大人們三下五除二將他們拉了上來。袁桂芳看著兒子,頓時氣往上頂,抬手啪啪兩下,揍在蔡贇的屁股上,騰起兩股刺鼻的灰塵。“你要急死我們啊!走!回家去!”
夜幕裏,一位氣哼哼的母親拉著個走路拖遝的小男孩,他們身後是提著手電筒,不住搖頭的父親。
新聞網址: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sports/zonghe/detail_2011_02/22/4787667_0.shtml
(未完待續 中國《羽毛球》雜誌 文/劉紫園)
[轉載]雲龍風虎行天下 -- 蔡贇/傅海峰的成長故事(連載前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