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in Leung 除了捕捉到第一個挑戰成功的歷史鏡頭外, 也拍到第一個挑戰線審判定失敗的歷史鏡頭, 她們是日本女雙--高橋礼華與松友美佐紀, 那是 12 月 12 日(也就是小組賽第二天)的第一場比賽.

雖然挑戰失敗, 但是高橋礼華還是不太服氣, 因為如果挑戰成功, 她們將與印尼對手皮婭/麗茲姬在第二局打成 13-13 平手。

丹麥籍的裁判長 Torsten Berg 在看過 IRS 的畫面, 比出大拇指顯示線審的判定是正確的, 選手的挑戰失敗哦!! 千萬別搞鈤了!!

謝謝, Edwin Leung 在 2013 年為世界羽壇付出的努力, 祝你 2014年新年快樂!!!
補充: 裁判陳志伸來鴻說明,場邊的裁判長看完 IRS 的重播後判定, 用手勢表明線審的判定是否正確, 比出拇指向上是表示線審的判定正確, 拇指向下是線審的判定錯誤。拇指向上或朝下是以比賽執法人員的角度來考慮。
這剛好跟選手的"挑戰"的成敗顛倒, 如果選手挑戰成功, 裁判長的拇指就會朝下, 選手挑戰失敗, 裁判長的拇指則會朝上。因為大部份都是失分的選手會提出挑戰, 很少會有得分的選手反而提出挑戰, 那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我之前的說法雖然也沒有錯, 只是不瞭解規則中手勢的意義。
感謝, 陳志伸裁判來信提醒, 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