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13 年羽壇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 其中對未來羽壇發展影響最大的是類"鷹眼"的即時重播判定系統(Instant Review System)終於正式啟用。
為了讓比賽更公平公正, 解決選手對線審判定的爭議, 羽球界一直希望能有像網球那樣的"鷹眼"那樣的判定輔助系統, 但是由於羽球的形狀受氣流的影響遠大於網球, 要啟用類似網球的電腦模擬計算系統--鷹眼則是更複雜上百倍, 而且羽球運動也不像網球那麼有"貴族(光以獎金數額來論)"氣氛, 所以囿於經費開支預算, 所以羽球界計劃以多部高速攝影機來捕捉羽球最後落地的位置。
而這個系統從今年 1 月在吉隆坡舉行的 Maybank 盃馬來西亞公開賽就開始進行測試, 後來宣布計劃在 6 月的印尼公開賽正式啟用, 但是在 5月蘇迪曼盃結束後舉行的 BWF 會長及副會長選舉結果也使得原本的啟用計劃無限期延後, 直到11月香港公開賽時, BWF 才對外宣布將在12月的超級系列總決賽正式啟用。
李宗偉之前一直表達不想打超級系列總決賽的想法, 但也說由於馬來西亞是主辦國, 他難以推辭. 然後當超級系列總決賽將正式啟用即時重播判定系統(以下簡稱 IRS)的消息傳出時, 我就想"會不會是BWF 引誘李宗偉參賽的另一個誘因?"
雖然我知道主辦單位應該會盡量將李宗偉的比賽安排在電視轉播的場地, 因為 IRS 只會佈置在電視轉播的場地. 不過卻沒想到李宗偉成為第一個挑戰線審判定, 使用 IRS 的選手, 而且我國裁判陳志伸也成為這歷史時刻的參與者, 而且結果是挑戰成功, 印尼籍的副審判長 Juniarto Suhandinata 拇指朝下是示意"球在界內"的意思, 不是李宗偉挑戰失敗。

照片引自 BWF 官網, 此一歷史時刻是由香港羽球運動攝影師 Edwin Leung 拍攝
不過這次在超級系列總決賽啟用的 IRS 也出現無法判定的情況, 似乎是鏡頭的角度被選手的腳擋住。
其次是 BWF 的高層領導換人, 由於韓國大教集團董事長姜榮中表達不再角逐下任的 BWF 會長, 因而引發多方人馬的角逐, 包括歐洲羽協會長丹麥籍的霍耶拉森(Poul-Erik Høyer Larsen), 印尼的蘇哈迪納達(Justian Suhandinata)與一直沒有宣布參選的大馬羽總會長納茲米等人。
而時任亞洲羽協會長日本籍的籾井勝人更是私下幫丹麥籍的霍耶拉森(Poul-Erik Høyer Larsen)拉票, 使得企圖以團結亞洲為訴求的納茲米相當火大, 藉由在泰國曼谷召開的亞洲羽協年會罷免籾井勝人, 自己當上臨時亞洲羽總會長, 但是印尼的蘇哈迪納達(Justian Suhandinata)也很精明, 立刻就登門拜訪納茲米, 希望納茲米能夠幫他贏得 BWF 會長的選舉, 讓納茲米無法拒絕, 最後放棄角逐世界羽聯會長。
5月18日選舉結果出爐, 丹麥籍的霍耶拉森當選新任 BWF 會長, 但是泰裔美藉的派山則是角逐副會長失敗, 以118 票比 148 票落敗, 輸給秘魯籍的費爾南多·薩拉薩爾·德爾加多(Fernando Salazar Delgado). 派山的落選也使得原本計劃在 6 月啟用的 IRS 系統最後延至 12 月才正式啟用, 因為當時的 IRS 系統是由派山女婿經營的公司所開發的。補充:超級系列總決賽最後所使用的 IRS 系統是由美國 IMG 運動媒體集團所開發的。
第三是 BWF 在新會長的領導下, 也進行更多的羽球推廣活動, 目前除了超級系列賽是透過 YouTube 網路直播之外, 明年有11站黃金大獎賽(Grand Prix Gold)的準決賽及決賽也將透過 YouTube 直播, 明年 7 月中旬的中華台北公開賽的準決賽及決賽也將可以透過 YouTube 網路直播.
另外2014年起超級系列賽的獎金數也將提升, 超級系列頂級賽(SSP)的總獎金從2014年起, 前兩年從現有的至少 35 萬美元增至 50 萬美元, 第三年和第四年則分別為 55 萬美元和 60 萬美元. 超級系列賽的總獎金將從2014年逐年遞增, 從現有的至少20萬美元, 增至第一年25萬美元, 第二年27萬5,000美元, 第三年30萬美元和第四年32萬5,000美元。
第四是中國贏得史上第 9 次蘇迪曼盃混合團體錦標賽冠軍, 自2005年來連續第五次贏得冠軍, 也是中國自1995年以來連續19年打進蘇迪曼盃決賽, 只有2003年在荷蘭埃因霍溫輸給韓國, 否則他們將連贏10屆蘇迪曼盃冠軍。
第五是中國男單選手林丹在休息停賽半年多後, 獲得 BWF 給予的外卡資格, 結果一路打進決賽, 以世界排名第286位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宗偉, 贏得個人第五個世界錦標賽冠軍, 成為史上第一個贏得五屆世錦賽男單冠軍的選手, 追平韓國"羽球之神"朴柱奉五面世錦賽金牌記錄(兩面男雙金牌及三面混雙). 不過林丹的成就肯定超過朴柱奉, 林丹從 2006 年到 2013 年, 除了 2010年世錦賽由陳金贏得之外, 他還贏得兩屆奧運冠軍。朴柱奉是在1985及1991年贏得男雙, 及1985, 1989及1991年混雙冠軍。

雖然林丹贏得五屆世錦賽冠軍值得欽佩, 但最後決賽爆發的"空調門"事件也讓林丹的冠軍蒙上一層薄灰。世錦賽主辦單位關閉場內空調, 使得選手及觀眾在高溫的環境下進行及觀賞比賽, 之後又引發 BWF 與中國羽協各自推諉缷責。(待續)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要啟用類似羽球的電腦模擬計算系統--鷹眼則是更複雜上百倍, 而且羽球運動也不像羽球那麼有"貴族"氣氛
回覆刪除類似網球 羽球運動也不像網球 或是網球運動也不像羽球?
當然是羽球運動也不像網球那麼有"貴族"氣氛, 一時手錯, 謝謝提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