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雜誌 文: 李旭
從德國回來後的第3天,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健身房裡,按照計畫,汪鑫整個下午的康復訓練從騎腳踏車開始。但當她和隊醫小齊來到器械前,卻發現整整兩排腳踏車已經全部被國家二隊的小隊員佔據了。兩人相視,有些無措。『小隊員讓一台?』聽到提議,汪鑫邁出腳步,卻又馬上縮了回來,嘴裡嘀咕,『他們應該是練教練組安排的訓練內容。』
僵持下,我說,『要不問問教練?』此時,剛好二隊男雙組主教練于洋走了過來。同是來自東北,讓汪鑫少了些拘束:『于導,你們組的訓練是騎車麼?』于洋的東北口音在略有些安靜的房間裡顯得甚為嘹亮。『你要用?我們怎麼著也必須先保證國家隊主力啊!』
有了腳踏車,但兩人發現和德國醫院的康復器械不同,常規蹬踏所需要的力量是汪鑫現在無法承受的。於是,小齊俯身趴在地毯上,用一隻手搖動踏板來幫她減力。『這樣我不舒服。你站起來,我們分站在兩側,各用一隻腳來踩,試試。』小齊照做,且效果不錯。世界冠軍、國家隊主力笑了,『剛才那樣,我怕你太累了。』
汪鑫是非常理想的採訪對象,不僅願意和記者說,而且常常能娓娓道來。這固然和開朗的性格有關,但更在於她的“用心”。以24歲的“高齡”進入國家隊,從踏進天壇公寓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是組裡年齡最大的,其他人有大把的時間揮霍,而我沒有。』因此,汪鑫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
當我問『哪一次經歷,你的印象最深』時,她糾正:『沒有「最深」的一次,每一次重大比賽的細節都不會忘記。』她記得自己帶著怎樣的壓力戰勝周蜜,拿到第一個公開賽冠軍;能夠說出尤伯杯對陣韓國的決賽上場前李永波交代的話;第一次出國比賽,她在馬來西亞買了白咖啡,從菲律賓給媽媽帶了芒果乾。
國家隊 4 年,汪鑫見識到新加坡能夠刮龍捲風的體育館,領教了雅加達球迷如何把塞納揚體育館變成喧囂的海洋,登上埃菲爾鐵塔許下了心願,在泰晤士河畔拍攝歌曲MTV……但一段旅程會有終點,絢爛過後總要回歸平凡。
此刻,汪鑫和隊醫靜靜地在角落裡進行著康復訓練。快結束時,有隊員過來找小齊放鬆按摩,留下汪鑫獨自一人完成最後一項臀部肌肉的拉伸。未來3個月,汪鑫都將這樣度過,上午到健身房康復,下午則去醫務室理療。
她還想繼續打下去,但一切都要等到11月中旬去德國進行複查後的結果而定。她也明白即便能夠打下去,要想恢復到最佳狀態也非常困難。聚光燈或許很快不會追身而來,“國家隊主力”的標籤將會很快被撕下。
不過,汪鑫似乎對此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過去的 4 年,我發現了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同樣認識了自己的侷限和不足。相信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狀況,都可以去面對。』4年裡,汪鑫感悟最深的三句話是——『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付出總會有回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時光無可挽回地從指尖溜走,但,總有一些東西,證明它曾經存在。也許有一天,汪鑫會一個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就像葉芝詩裡所寫的那樣:
當年華已逝,你兩鬢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爐邊慢慢打盹,請取下這本詩集,
請緩緩讀起,如夢一般,你會重溫:
你那脈脈眼波,她們是曾經那麼的深情和柔美。
新聞網址:http://sports.qq.com/a/20121107/00045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