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雜誌2012年9月號
文/李旭
得知王適嫻落選的消息,並沒有試圖安慰她,因為我知道,真正的快樂或悲傷無法“感同身受”,即便是與你最親密的人。
九把刀在小說《後青春期的詩》中喊出一句冷峻得讓人無奈的生命預言:“有一天,我們都將會被世界完美地馴養。”如果是那樣,就讓我們回應五月天主唱阿信給出的建議——在大樹下挖個洞,把那些最瘋最傻最甜最痛最愛最恨的回憶,都埋進去,等待老了的時候,再好好地回味一番。——為了這,一生一次的青春。
於是,給王適嫻發去的短信是這麼寫的:希望這一次的封面故事能夠成為你青春的一頁日記,等到30歲的你再翻出來時,看看10年前的自己是怎麼想的,在做些什麼。
從一夜成名到落選奧運會,3年時光猶如過山車
關於王適嫻的青春故事,可以從常州說起。2009年,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尚在國家二隊的王適嫻一路過關斬將,連續戰勝王儀涵、盧蘭、王琳三位中國女單“一姐”的熱門人選,一舉登上超級賽的最高領獎臺。
如此迅猛之勢,“王適嫻”三個字強行躍入公眾的視線,這讓總教練李永波也有些措手不及,“她原本是隊伍的重要後備力量,現在看來只能讓她提前進一隊了。”
隨之而來的全運會女單亞軍、韓國超級賽桂冠證明,不滿20歲的王適嫻並非曇花一現,也給了教練讓她入選尤伯杯陣容的理由。如果說,對於整個中國女隊而言,“失意吉隆玻”是2010年不可迴避的話題,但對於王適嫻這個個體,卻又是別樣一番風景。
同年,首次參加世錦賽,四強的名次應該算得上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0月的廣州,繁花似錦,王適嫻也步入了自己的盛夏,先是幫助隊伍實現團體衛冕,又在女單決賽中擊敗汪鑫,成為中國隊歷史上最年輕的亞運會女單冠軍。
爛漫青春一步一步鋪展開來。以亞運會為起點,從2010賽季末到2011年初,王適嫻連續7次打進各項大賽決賽,4次登頂。全英封後,她的世界排名已經飆升到第一位。與此同時的國內羽超聯賽,王適嫻接連戰勝汪鑫、王儀涵,以8戰全勝的戰績榮膺聯賽最具人氣獎。一時間,空缺已久的“一姐”位置似乎非她莫屬,成為青島蘇迪曼杯賽的女單主力更是順理成章。
但就在蘇杯開始之前,無關痛癢的亞錦賽上的失利,讓王適嫻隱隱地感到了不安。聯想到即將到來的大賽,她的內心糾結起來。“一方面想要在蘇杯賽上場,畢竟平時練了那麼多,但萬一輸球了怎麼辦?我心裏有點怕。”這幾乎是出道近一年時間裏,王適嫻在面對採訪時嘴裏第一次蹦出“緊張”、“害怕”之類的字眼。
“進一隊以後一直走得很順,我知道不可能一直這麼順下去,挫折遲早要來的。”一語成讖。雖然半決賽力克裴延姝,但此前小組賽完敗申克的那場球變成了王適嫻身上久久無法癒合的傷口;青島蘇迪曼杯就像是橫亙在她職業生涯中的一塊界碑,石碑的前面寫著“一帆風順”,而此後,她的戰績猶如廬山瀑布,直下三千尺。“蘇迪曼杯的確是一次轉折。”最讓小姑娘無奈的是,倫敦奧運會積分週期的大門已經敞開。
積分賽首站——新加坡公開賽不敵蒂娜•鮑恩,隨後的印尼公開輸給中華臺北的鄭韶婕,全年最重要的世錦賽中,第三輪再次敗在鄭韶婕拍下,日本公開賽未進四強,法國公開賽輸給成池鉉....除了賴以成名的大師賽以及沒有強敵競爭的澳門公開賽外,2011賽季下半年的9項賽事裏,王適嫻只有兩次闖進決賽。同年末的中國公開賽上主場不敵泰國少年拉差諾後,王適嫻已經無法約束住自己的眼淚,“現在感覺和誰打,都很艱難。”
從戰無不勝到短短半年多時間裏遭遇8次外戰失利,王適嫻認為自信心的退潮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水準相差不多的時候,自信心就成了最關鍵的因素。有自信了,你打球就不會猶豫。對於羽毛球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當你輸多了沒有自信心,輸多了就怕輸,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仿佛成了中國女單的一個怪圈。年輕隊員剛出來的時候往往有令所有人驚豔的表現,但是當她們被各個對手熟悉後,她們就會陷入低潮。”女單組老教練唐學華分析,“被對手研究之後,王適嫻本身能力上的不足就暴露了出來,包括多拍以及跑動能力都還需要加強。”而國家隊專家組成員戴金彪老師則認為:“王適嫻還缺少最後得分的那一拍,也就是她的殺手鐧還不夠犀利。”
無論如何,經過2012年初的冬訓,雖然在新賽季初的幾站公開賽上的表現難言搶眼,但不管是唐學華還是戴金彪都覺得,王適嫻的狀態已經開始慢慢回升,“只可惜....”
就在王適嫻艱難爬坡之時,同樣是90後的重慶姑娘李雪芮幾乎以王適嫻的方式橫空出世,今年上半年連奪4項大賽冠軍,4個多月時間裏創下30場連勝的驕人戰績。此前被認為板上釘釘的中國女單“三W”出戰倫敦奧運會的情況出現了變故。現在可以把戴老師的話補全,“只可惜王適嫻狀態的恢復與競爭奧運名額重疊在了一起。誰都明白,那種情況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當“四選三”的難題再度降臨,總教練李永波重申“一致對外”的宗旨,以外戰成績作為奧運選拔的主要尺規。據統計,在奧運積分賽週期與蒂娜•鮑恩、內維爾、申克等主要國外對手的交鋒中,王儀涵勝率超過九成,排名四人之首,李雪芮雖比賽次數較少,卻以接近九成的勝率排名次席。王適嫻僅以五成左右的勝率排名墊底。而在被視為“最後風向標”的印尼超級賽上,她又錯失挽回局面的最後稻草,再負內維爾無緣四強。
7月8日,唐學華率先找到王適嫻,向她透露了落選的消息。9日是各協會向世界羽聯提交奧運參賽名單的截止日,張寧正式告訴王適嫻教練組的決定。
“知道結果後,覺得自己並沒有到那種崩潰的邊緣,沒有覺得天好像一下子要塌下來了。只哭過一次,還是在別人安慰我的時候被引出眼淚來的。”王適嫻坦言,其實她一直都有預感,畢竟外戰戰績確實是最差的,“這次去不了奧運會不怪別人,不會覺得因為自己世界排名前三就應該去。我可以接受這樣的現實。”
除了自身的原因,如果還有幕後推手,那便是“天”。每個運動員的狀態都是在高峰和低谷間遊移,奧運週期有四年,有人的曲線是先抑後揚,有的人則恰恰相反。“只怪自己的運氣不好,狀態出來得太早了,回來得又太晚了。”唐學華教練也說,如果奧運會推遲一年,王適嫻肯定有戲。
從高潮到低谷再到逐漸找回狀態,探尋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當然,關於王適嫻的故事,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描述。
一個叫做王適嫻的女孩,出自盛產美女的蘇州,瓜子臉、濃眉毛、大眼睛、皮膚白皙,據說有1.68米的身高,卻依然顯得嬌小甜膩。雖然很小的時候就遠離家人,但依然固守著很多從小養成的習慣。比如,她堅決拒絕辛辣的口味,食物中不能放蔥薑蒜,尤其受不了羊肉的膻味。但是出門在外,難免遇到諸種無奈,無論是體育總局訓練局的食堂還是羽毛球隊地方訓練基地的餐廳,不放蔥薑蒜的菜碟幾乎難覓蹤跡。於是,王適嫻只能將那些惱人的佐料一一從自己的碗裏夾出,“只能我找出辦法來適應唄。”
“一夜成名”四個字仿佛是為20歲時的王適嫻量身定制。僅僅是幾次比賽,“人漂亮,球也漂亮”的她就擁有了自己的球迷會,在微博上她的粉絲已經接近百萬,百度“王適嫻貼吧”的人氣度在所有羽毛球明星裏位居第4(前面3人為李龍大、林丹、蔡贇),她會被贊助商點名出席活動,媒體的採訪申請一個接著一個。
可是,一夜成名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期待的,至少王適嫻屬於例外。當她突然發現自己的一切要被置於聚光燈下時,這個20歲的小姑娘不僅僅是不適應,甚至還有些抵觸。
“剛開始的時候會感到很大的壓力,特別在意別人的評論,畢竟每個人都希望人家說你好吧。”王適嫻意識到自己並沒有做好成名的準備,“一下子打出來了,發現很多東西和我最初想得不一樣。以前我覺得只要球打好了就行了,為什麼你一輸球外界就會有各種聲音來評論你?”
但是外部的一切仿佛空氣一般,無法觸摸卻又無處不在。王適嫻明白了,只有她去慢慢地適應,看到批評自己的新聞一笑了之或者乾脆不聞不顧。漸漸地,她又學會了用更寬容的眼光去看一些事情,讓感恩成為生命中的常態。
王適嫻說,聽到落選奧運會的消息時,固然難過卻沒有那種天要塌下來的感覺;她哭了一次,並不是在得知結果的當下,而是在朋友的安慰聲中。“這個時候別人安慰你,這麼多人重複提起這件事,其實等於不斷揭開你的傷疤,這讓我真正地受不了,自己剛能夠平靜一會但馬上被掀起波瀾,一直這樣的重複。”
儘管如此,但王適嫻並沒有對朋友和球迷發火,她有的只是感激,“有球迷給我做了很漂亮的視頻剪輯,看得出非常的用心。他們對我的付出不求回報,不是一定要讓我怎樣怎樣,一定要拿什麼的成績。”
王適嫻的球迷群體中,90後占了很大部分,而她很樂意這麼說,“我們是一夥的”。儘管這個90後,不迷周杰倫,不化煙燻妝,不喜歡非主流,但她卻抓住了90後的精神內核,藐視權威,不懂得也不在乎世俗的成規。
一戰成名的2009年大師賽,至今被嫻迷視為王適嫻自信和張揚的經典。與同樣來自江蘇的師姐盧蘭爭奪決賽資格,新科世錦賽冠軍兩次要求換球,王適嫻搖搖手說“No”;第三局裁判把一個底線球判給了對手,她不依不饒地頂著全場觀眾的噓聲向主裁申述,並要求司線重複剛才的手勢。時隔一天對陣王琳,她那古靈精怪的出球線路、得分後放肆的慶祝,與王琳教科書般中規中矩的動作相映成趣。
這個90後擁有無數的粉絲,而她自己也是別人的粉絲——網球選手德約科維奇。“很有眼緣吧。或者說白了,就是喜歡他能夠這樣肆無忌憚地做本色的自己。”
很多時候,心嚮往之的原因在於我們不能至。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王適嫻在球場上的喊聲勢微了;碰到記者採訪總是小心作答,不敢說太過的話;有機會站上領獎臺,總記得要和其他對手站成一排,微笑著向四周招手。
終於有一天,總教練李永波找到她說:我看不到了你過去在場上的那種自信張揚和靈動飄逸。王適嫻很委屈。其實,每一個群體都有著同化的欲望和力量,總是試圖將其中的不安份因數納入現有的秩序和軌道。
現在,可以再來說說2011年那次無關痛癢的亞錦賽。在世界羽聯的積分體系裏,亞錦賽的確屬於雞肋,但那次比賽對於王適嫻的境遇而言,卻是一個難得的注腳。第二輪,先贏一局的情況下被盧蘭逆轉,這是王適嫻自廣州亞運會後第一次在比賽中未能進入決賽。賽後的訓練館裏,張寧第一時間找到了王適嫻,可還沒說上兩句,後者已經淚水漣漣。在央視的畫面裏,觀眾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我哭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和打不打進決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反正教練的想法和隊員的想法還不是特別一樣,我不能理解她,她也不能理解我。”和教練的想法產生分歧,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教練的出發點肯定是為我們好,她們也有著成功的經驗。”小姑娘如此勸解自己,卻一時間又不能將教練的意圖和自己原本的打法特點水乳交融。以致此後整個下半賽季,場上一遇到困難,她只是消極地按照教練的佈置去應付。
每次奧運會前的封閉集訓期間,國家隊都要到湖南韶山的毛主席故居瞻仰一番。今年6月的旅途中,總教練李永波和王適嫻聊天,“堅持自己並沒有錯,但溝通更為重要,要讓教練知道你在想些什麼、然後達成一致。”
過去的3年,經歷了從高潮到低谷,再從逆境中一點點找回狀態,雖然最後未能搭上去往倫敦的航班,但是王適嫻終於找到了可以讓她繼續前行的背包,裏面最沉的東西有兩樣,分別叫做“堅持自我”和“溝通交流”。“要主動和別人去溝通,讓別人理解我的想法,不是抵觸也不是附和。”王適嫻也知道,完全意義上的“心連心”猶如辱海市蜃樓、渺遠不可得,因此“手拉手”更是現實的選擇,要有溝通的誠意、良好的態度和方式,“以前的我脾氣太壞了,動不動就犯急。”
當然,一切的堅持都必須建立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畢竟,特立獨行和大逆不道在很多時候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挫折面前仍然堅守一份責任
如果你看到的王適嫻是以下這個樣子,那麼,也請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個1990年出生的小女孩,一夜之間擁有了千千萬的粉絲,被稱為同齡人中的天之驕子肯定不為過。但是“優越感”之類的意識與她無關,“我現在有了點名氣,很大程度上因為每個人從事的職業不一樣。其實,無論這個人在公眾面前多麼風光,他肯定是苦出來的。有人會提出所謂的‘官二代高富帥’,可能他們現在是不勞而獲,但是他們的上一代也是苦出來的。”有了名,成了隊伍的主力,但碰到老隊員,“哥、姐”的尊敬依然掛在她的嘴邊;2011年中國公開賽期間,“蔡贇哥”拜託她為iphoen4刷屏,她硬是在酒店旁的電腦城耗了一個多小時;而遇上比她還小三四歲的小隊員,她則要耍一個寶,“快,快,趕緊叫師姐。”
出名不是王適嫻的期待,但隨之而來的種種後果不可回避,其中之一便是收入的增長。可這個“有錢人”,不論在鏡頭裏還是平時外出,基本素面朝天,一身隨意的運動服還是隊裏面發的。她不喜歡逛街血拼,宿舍裏的衣櫃裏也掛著LV,但絕對不是奢侈品控,“我買那個純粹是市井小民的心態,在國外買了後回到國內一比,價錢低了好多就會很有成就感。”
“當我有錢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有多麼好,沒錢的時候也沒覺得多麼差。有錢就花,沒錢就不花唄。”她把收入都交給了媽媽打理,自己甚至不知道帳戶上的數目幾何。一次,蘇州的一個房地產商要找她代言,可是一想到向隊裏打申請的層層手續之繁瑣,她就大手一揮拒絕了人家,“多麻煩啊,我可不想操那麼多的心。”
因為怕麻煩而拒絕商業合作,在好友洪煒看來,王適嫻完全做得出這樣的事,“她很有自己的主見,也可以說比較固執。比如我們一起出去吃飯,如果她想點什麼菜,就必須要點。”如果最後端上來的菜盤裏有她不喜歡的蔥薑蒜,她會超有耐心地將其一一清理出去。
其實,她名字裏的“嫻”最開始是沒有女子邊的,“從小就是希望能自由自在,不要有太多的約束。”
2009年全運會,王適嫻第一次作為江蘇隊的主力參賽,可她並不習慣那樣的體驗,“教練一會兒說‘王適嫻啊,你要去喝點湯’;一會兒又說‘王適嫻啊,你要好好補補’。我真的會覺得很煩。”接下去,又在國家隊當了兩年半的主力,但時至今日,她依然不喜歡,“每天都有很多人盯著你,訓練有人盯、練身體也有人盯,吃個飯也不讓好好吃,都不能吃自己想吃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她反倒“享受”起了落選奧運後的這段日子,“沒有人會什麼事情都盯著你,你會感到自在很多。”
當然,任何自由都有邊界——這一點王適嫻心裏很明白,甚至她所期冀的“自在狀態”也並不會與此相齟齬。教練組公佈奧運名單後,王適嫻沒有請一天假,而在接下去的訓練中,無論是放鬆調整時做遊戲還是隊內模擬賽,她都表現得很投入。
“這個階段的封閉訓練還沒有結束,首先要把這一段集訓完成。其次,雖然自己不去奧運會,但是隊友還要去,我不希望如果我很消沉而去影響到別人,還是應該把該做的做完。”王適嫻說,這樣做不關乎自我與否,而是一個責任心的問題。
純真的孩子,不小心登上了殿堂。但在紛紛嚷嚷喧喧鬧鬧五光十色的世界裏,她的心中依舊有一個尚未崩壞的地方,她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真實——不影響別人、不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總有一天,戲劇要散場大幕會落下,孩子也要走下殿堂,然後呢?王適嫻不會為此而失落,“過普通人的生活吧。我可受不了像林丹那樣整天被媒體和贊助商包圍的生活。我一直都說,如果不打羽毛球,我肯定不會曝光在聚光燈下。”
新聞來源: http://sports.sina.com.cn/o/2012-08-30/101762071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