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規則]再談世界羽聯積分制度

 2011年倫敦世界羽球冠軍錦標賽已經落幕, 各個單項的世界排名最新版也已經出爐, 男單前10名裡諶龍與陶菲克互換, 由於陶菲克去年打進決賽, 今年則是在第二輪(32強)就敗下陣來, 所以積分減少. 另外日本選手佐佐木則是第一次闖進前10強, 而中國選手鮑春來則因為缺席本屆世錦賽,也只好跟泰國文薩交換位置.

 女單主要是世界第一換人, 由今年的世界冠軍王儀涵榮登寶座, 王適嫻就降至第二. 程文欣/簡毓瑾的世界排名再降, 由開賽前的世界第三再降兩名至第五.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王儀涵贏得世界冠軍, 就由第二升至第一, 而林丹贏得冠軍, 卻還是居屈第二, 無法超越第一的李宗偉?

 世界羽聯的積分制度是依選手在過去一年(52週)裡所參加的各項國際賽事所取得的積分, 取其中10項賽事所贏得的最高積分總和. 你的成績愈好積分愈高, 所參加的級別愈高, 積分也愈多.

 由世界羽聯主辦的比賽是第一級的比賽, 包括世界冠軍錦標賽奧運, 第二級的賽事則是超級系列賽(Super Series), 超級系列賽又分兩級, 頂尖超級系列賽(Super Series Premier)與超級系列賽年終大獎賽的積分又比一般的超級系列賽多.

 第三級賽事則是大獎賽級(Grand Prix), 其中也分兩級, 中華台北公開賽是屬於大獎賽級中較高的黃金大獎賽(Grand Prix Gold), 加拿大公開賽則是Grand Prix級. 第四級賽事則是國際系列(International Series)賽, 其中也分兩級, 大阪公開賽就是屬於其中較高的國際挑戰賽, 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則是國際系列賽, 第五級則是未來系列賽(Future Series).

 另外還有湯尤盃, 蘇迪曼盃及歐洲盃等團體賽, 也都列在積分計算.

 個人賽的積分計算很簡單, 只要看選手在各項賽事所取得的名次, 依照名次及賽事的級別計算積分. 例如世錦賽冠軍就可取得12,000分, 亞軍10,200分, 兩位季軍各得8,400分. 不過奧運有銅牌賽, 所以奧運銅牌可得9,200分.

 團體賽的積分計算就比較複雜, 並不是看你所屬的團體最後贏得的名次來決定你所獲得的積分, 而是以你本身在各項賽事所取得的積分平均值, 再加上你所擊敗的最強對手積分的百分之一. 以李宗偉為例, 在蘇盃期間, 他只打了三場比賽, 每場都贏, 對手分別是俄羅斯的Ivan Sozonov, 印尼的倫巴卡及韓國的朴成奐(51,230分). 所以他可以獲得91,350/10+51,230/100=9,647.3分.

 林丹雖然率領中國隊贏得蘇迪曼盃冠軍, 但最後只獲得7,876.1分, 因為林丹的積分只有73,070, 他擊敗的最強對手是彼得.蓋德(56,190分). 以李宗偉目前的積分來看, 除非林丹在接下來參加的超級系列賽每站都封王, 不然很難拉下李宗偉世界第一的位置.

 以下是林丹與李宗偉最新的世界積分累計表






註: 世界羽聯在2011年6月3日又修訂不少競賽規則, 包括積分計算, 以前只列19歲以上成年組的世界積分排名, 這次修訂的規則也把青少年組的世界積分計算規則列入.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世界羽聯官網下載最新版的規則, 也可以點擊 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