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VIDEO]2013年世界羽球雜誌第二期



 這一期的世界羽球雜誌將為您介紹中國羽球是如何在1980年代後崛起, 外界多半認為他們是因為有太多優秀的人才可以選擇, 不過他們也擁有精良的訓練課程, 優秀的教練及嚴格的紀律所致, 製作單位這次特別來到東莞的李永波學校去瞭解中國羽球運動的推廣與發展。


其中有一面牆仿照北京中國羽球國家隊訓練館設立成冠軍牆, 凡是獲得世界冠軍(個人及團體項目都算)的選手就會在牆上掛上他們的照片。

 李永波學校的秘書長陳郁受訪時也指出, 中國羽球運動發展雖然有很長的歷史, 但真正促使中國羽球走上高峰的是一批在印尼出生, 歸國的華僑,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湯仙虎, 不僅替中國贏得榮耀, 也在中國及印尼兩地栽培出不少優秀的選手, 林丹, 蔡贇/傅海峰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 2010年幫助中國贏得湯姆斯盃後退休, 但是中國羽協還是希望他可以繼續幫中國提攜後進, 於是他來到氣候較溫暖舒適的廣東東莞擔任李永波羽毛球學校的校長兼總教練。

 羽球選手就跟其他運動選手一樣, 有一些個人獨特的習慣, 或稱迷信, 像李宗偉則是在參加比賽之前就決定好他每一場比賽要穿哪些顏色的球衣上場, 除非迫不得已, 他不會換穿其他顏色的球衣上場. 而丹麥的維廷胡斯則是每次上場前都會對自己說, "自己是對手的國王, 然後吸一口飲料, 進場後把毛巾放在球袋上. 如果贏得比賽, 明天將到同樣的地方用餐來維持好運." 劉國倫則是會堅持用獲勝的那把球拍。

 中國羽球選手的訓練制度, 再加上他們都是經過嚴酷的淘汰競爭, 所以他們的心理素質都很好, 即使在比賽中承受壓力, 他們都擁有相當堅強的自信可以堅持下去. 而且他們甚至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 在丹麥等外國是沒有這種體校制度。有了健全的發展制度, 再加上政府的支持, 使得中國羽球在可見的未來仍將是世界羽壇的主導力量。

 不過現在有志於投入羽球運動的外國年輕選手也有機會利用中國的訓練機制, 那就是加入在東莞的李永加羽毛球學校. 一位來自捷克的學生受訪時說, "最大的不同就是這裡有很多高水準的選手, 跟他們一起訓練打球, 能給你很多不同的啟發, 在捷克是找不到的."另外一位南非學員則表示, 他在這裡學到很多技巧, 包括步伐, 如何控制比賽及很多基礎訓練。

 中國羽毛球隊開放的氣氛, 也培養出不少羽壇情侶, 像顧俊, 葛菲, 林丹, 謝杏芳, 現在則是張楠與張芸蕾, 連李宗偉也很欣賞他們, "他們是混雙的搭檔, 實力也很強, 因為有愛在其中(笑), 我每次看到他們, 兩個人總是黏在一起, 他們是奧運冠軍, 世界冠軍, 而且也是世界排名第一."

 最後只是簡單回顧一下一月份的韓國公開賽及馬來西亞公開賽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