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轉載]別說乒羽被剔出奧運不可能 -- 中國青年報

  今天國際奧委會將在瑞士洛桑開會討論 2020 奧運會項目增減, 其實我覺得馬術最應該剔除, 因為這項運動的普及率肯定比桌球, 羽球更低!!


別說乒羽被剔出奧運不可能

《中國青年報》12 月 18日 冰點時評 作者 嚴陽

  近日, 關於奧運項目輪換, 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很可能被剔除出奧運大家庭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 針對這個話題, 國羽總教練李永波 12 月 15 日做出回應: “這麼多年, 一到奧運會結束後就會有這樣的說法, 我已經習慣了. 但是以我對羽毛球成員協會以及奧運會上羽毛球受眾數量的瞭解, 我個人認為羽毛球不可能被剔除出奧運會。”(《每日新報》12月16日)


  李永波不願羽毛球項目被剔除出奧運會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他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多次參加奧運, 從奧運會上獲得的榮譽無數, 他對這項運動充滿感情; 還因為假如真被剔出奧運, 我們就不太可能繼續從前的做法, 搞常設性質的國家隊, 專職性質的國家隊教練、主教練、總教練, 包括李永波在內的很多人往哪裡放就成了不小的問題——我們國家對一個運動項目重視與否以及重視的程度是與這個運動項目是不是屬於奧運項目, 以及我們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的幾率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對中國多數人而言, 也一定不願看到乒羽項目被剔出奧運會的結果. 因為就我們來說, 看奧運, 欣賞體育之美還僅僅是少數人的事, 不少人看奧運, 就是希望看到我們的運動 員、運動隊能夠大把攬金, 最好能夠囊括其所參加的比賽的金牌, “升國旗, 奏國歌”.——簡單說, 眼下我們很多人看奧運還停留在“看熱鬧”而非“看門道”的 階段。

  但是, 今天的奧運會所設置的專案越來越多, 規模越來越大, 主辦奧運的國家與城市承受著巨大的諸如經濟、交通、環境等各方面的壓力, 迫切需要瘦身乃是不爭之實. 雖然我們不知道最終將會拿哪些項目開刀, 也不知道到底從什麼時候動作, 但這一設想一定會在某一天變成具體的行動. 而在現有的項目中, 要剔出一個運動項目, 我以為最有可能的是乒乓球; 假如要剔出兩個, 那麼, 羽毛球項目將會十分危險. 道理十分簡單: 這兩個運動項目儘管就世界範圍而言, 愛好者不少, 可能上億; 然而, 這上億的愛好者太過集中於我們中國, 集中在亞洲. 不僅如此, 對近幾屆奧運會這兩個運動項目金牌的包攬或者近乎包攬的 現實, 也讓很多國家失去了參與的興趣。

  當一項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太過集中於某一國家或者地區的時候, 其廣泛性、普及性、影響力自然會受到制約; 當一項運動的奧運金牌總是為某一個國家摘取, 其他國家或地區只能充當看客或者陪襯的時候, 大家參與的熱情受打擊是必然的. 假如這些本來整體競技水準就遙遙領先的國家, 還又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 為了金牌不至旁落他人“機關算盡”, 不時爆出負面的東西的時候, 不是可以說, 這可能讓一些人對這些專案心生厭惡, 並為他們最終下定決心將其剔出奧運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不要說乒羽被剔出奧運會決不可能, 也不要試圖為這些運動在世界範圍繼續維持“繁榮”苦心孤詣, 比如說, 設想通過“養狼”一類的方式製造對手. 我們要做的是真正推廣這些運動, 淨化這些運動, 讓全世界更多的人喜歡上這些運動, 從這項運動中得到健康和快樂. 而當這一切順利實現的時候, 奧運會還有理由將它們拒之門外嗎?

 新聞網址: http://zqb.cyol.com/html/2012-12/18/nw.D110000zgqnb_20121218_2-02.htm

=-=-=-=-=-=-=-=-=-=-=-=-=-=-=-=-=-=-=-=-=-=-=-=-=-=-=-=-=-=-=-=-=-=-=-=
人民日報;給沉重的奧運情結鬆綁

12 月 17 日 專欄; 體壇觀瀾 作者; 鍾文

  對於乒羽項目來說, 影響一時的或許是奧運會上的去留, 而影響深遠的則一定是這兩個項目還有多少人喜歡、多少人關注。

  乒羽項目有可能被逐出奧運的消息再度傳出, 一時又引起不少波瀾: 有人義正辭嚴進行駁斥, 有人引經據典予以澄清, 有人在探討被逐出的可能性, 也有人對種種議論不以為然。

  在國際奧會沒有給出明確結論之前, 一切駁斥、澄清、探討、假設都是在資訊不確定狀態下進行的, 但從中也不難看出業內人士的主流心態: 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看到乒羽項目被逐出奧運的結果. 換言之, 乒羽項目如被逐出奧運, 在業內人士眼中堪稱“滅頂之災”。

  乒羽項目會不會被逐出奧運, 與乒羽項目當前的影響力相關, 與國際奧會的評估結果有關, 而與乒羽界人士的主觀願望並沒有多少切實關聯. 客觀地說, 中國乒羽項目在世界範圍內一家獨大, 是光榮而不是罪過, 但這種一家獨大與乒羽項目的全球推廣一定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此種矛盾長期延續而找不到解決方案, 恐怕離傳言變成現實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業內人士不願看到乒羽項目被逐出奧運成為現實, 因為他們心裏最清楚奧運項目和非奧項目的境遇會有多麼巨大的差別. 一定程度上說, 綁定奧運已經成為乒羽項目維繫自身發展的最重要手段, 沒有奧運作為依託也就意味著乒羽項目要失去尋求政府和市場支援的最重要籌碼. 對於乒羽項目來說, 過慣眾星捧月的好日子之後, 再去過四處打拼的苦日子, 自然是難以想像、也是不能接受的。

  是什麼力量將乒羽項目推上了只能依託奧運生存的“不歸路”? 項目的自我綁定、機制的推波助瀾、商家的跟風炒作恐怕都不無干係. 但過於偏重圍繞奧運指揮棒配置各種資源的發展模式, 肯定是其中最大的誤導. 依託一些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有限的中國傳統優勢項目, 我們已經在奧運舞臺上獲取了足夠多的利益. 而今, 當對乒羽項目的質疑聲再起, 我們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到對中國體育發展的整體謀劃上, 而不該僅僅糾纏於個別項目在奧運會上的暫時去留。

  沒有哪個項目天生就是奧運項目, 也沒有哪個項目會成為永恒不變的奧運項目. 對於乒羽項目來說, 影響一時的或許是奧運會上的去留, 而影響深遠的則一定是這兩個項目還有多少人喜歡、多少人關注. 對於大多數中國體育人來說, 過於濃厚而沉重的奧運情結, 也到了該放一放的時候了。

 新聞網址: 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2/1217/c35862-19914990.html

=-=-=-=-=-=-=-=-=-=-=-=-=-=-=-=-=-=-=-=-=-=-=-=-=-=-=-=-=-=-=-=-=-=-=-=

國際羽聯官僚作風嚴重,中國隊“一家獨大”已成掣肘——

羽毛球內憂外患漸被奧運邊緣化

《中國青年報》12 月 16 日 記者 慈鑫北京 15 日電

  正在深圳舉行的 2012 年國際羽聯年終總決賽, 本應是國際羽毛球頂尖高手在賽季尾聲的巔峰對決, 不料卻成了參賽選手的訴苦會. 與此同時, 據臺北媒體昨天報導, 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透露, 國際奧會正準備將奧運會的 26 個固定大項縮減為 25 個, 乒乓球、 羽毛球、現代五項和跆拳道等皆有可能被取消固定大項的資格. 儘管國家乒羽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劉鳳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他不認為乒乓球和羽毛球會被剔除出奧運會, 但乒羽兩大項目均因中國隊“一家獨大”而陷入發展困境, 卻是不爭的事實。


  12月12日, 為期 5 天的 2012 年國際羽聯年終總決賽在深圳拉開帷幕. 首日比賽即爆出大冷門, 現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宗偉在男單小組賽首輪比賽中以 1∶2 負於中國小將杜鵬宇. 隨後, 他宣佈因傷退出比賽. 其實, 李宗偉原本就沒打算參加本次總決賽, 只因為國際羽聯對不參賽選手要進行 5,000 美元的高額罰款, 李宗偉只能被迫參賽。

  本次總決賽開賽以來, 宣佈退賽的已經不止李宗偉一個人, 這些選手為避免罰款只能被動參賽, 但參賽後又以各種理由退賽, 令外界對他們產生“出工不出力”的看法, 這極大影響賽事的精彩水準和羽毛球運動的形象. 不過, 像李宗偉這樣不願參賽的選手也有其苦衷, “國際羽聯每年安排的賽事太多, 運動員根本沒時間休息, 高密度參賽很容易使運動員受傷。”

  國際羽聯賽事主管帕克斯把羽毛球與網球每年的賽事數量做了對比, 認為羽毛球賽事並不算多. 但中國選手傅海峰表示, 曾有專家認為羽毛球的比賽強度要大於網球, 因為羽毛球運動員的跑動更多.

  運動員與國際羽聯在賽事安排是否過密各執一詞, 只是國際羽壇紛爭不斷的一個縮影. 在今年倫敦奧運會上, 中國、韓國和印尼三支參賽隊的四對選手在女雙比賽中表現消極, 製造倫敦奧運賽場的一大醜聞. 事件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國際羽聯制定的賽事規則存在漏洞, 而這個漏洞在賽事規則公佈後, 就有一些國家羽協向國際羽聯提出過, 但國際羽聯沒有理會。

  直到最近, 國際羽聯重新修訂的奧運會賽事規則, 才將小組賽後交叉淘汰賽制改為抽籤決定對手賽制. 如果早有這樣的規定, 倫敦奧運會的醜聞就不會發生. 但這就是國際羽聯的辦事風格, 不到重大事件發生, 絕不輕易改變決定. 今年2月, 湯尤杯預選賽在澳門舉行, 中國隊為了給個別選手創造獲取奧運積分的機會, 在已獲得決賽圈資格的情況下參賽, 引起其他參賽隊的不滿, 國際羽聯也是在事後才意識到, 有必要修改規則, 對已獲得決賽圈資格的隊伍能否再參加預選賽作出明確規定。

  國際羽聯的官僚作風近幾年屢遭各國運動隊抨擊, 因為這加重了在全球範圍內羽毛球運動的萎縮趨勢。

  近幾年, 起源於歐洲的羽毛球運動逐漸失去歐洲的地盤, 亞洲幾個國家和地區成了羽毛球運動僅有的歸宿地, 這從當今世界羽毛球強國的分佈, 和近幾年世界羽毛球大賽主要集中在亞洲舉辦可以看出. 全球的普及和發展是一個運動項目能否取得奧運會固定大項資格的關鍵條件, 兩屆奧運會男單冠軍得主林丹不久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了自己的感觸, “雖然我是世界冠軍,但很遺憾,很尷尬的是羽毛球不像網球、足球和籃球那樣, 它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國際高度. 羽毛球這項運動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喜歡, 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羽毛球運動發展史上,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自 1992 年羽毛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後, 它似乎並沒有借勢擴大自身在全球的影響力, 反倒開始走下坡路。也正是從羽毛球進入奧運會之後, 一個現象越來越突出, 那就是中國隊的強大並最終一家獨大。

  倫敦奧運會上, 中國羽毛球隊歷史性地包攬羽毛球項目的 5 枚金牌, 但輝煌的戰績掩蓋同樣發生在中國羽毛球隊身上的“醜行”, 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此後幾次表示, 希望媒體不要再追問有關女雙隊員消極比賽的事情。

  韓國和印尼的羽毛球協會對消極比賽的運動員和教練進行處罰, 而中國隊的追加處罰卻遲遲沒有出臺. 有專家指出, 中國隊如果以功過相抵的方式處理“消極比賽”事件, 那恰恰證明中國隊仍在奉行“唯金牌論”. 對此, 李永波似乎也毫不避諱, 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 金牌對於一支中國運動隊來說, 價值有多麼巨大。

  “舉國體制”作為中國競技體育的“法寶”, 為中國羽毛球隊提供優越的訓練條件和各種保障, 也為中國羽毛球隊最終“一家獨大”奠定基礎。

  但金牌應該是中國羽毛球隊唯一的追求嗎? 林丹就曾表示, “某一個人得冠軍, 這根本就不重要. 如果我們還繼續停留在拿金牌的話, 這個眼光其實非常短淺。”

  同樣是“一家獨大”, 中國乒乓球隊早就意識到自己作為一支世界乒乓強隊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前幾年就提出了“養狼計畫”(幫助其他協會共同發展), 到倫敦奧運會結束後, 中國乒乓球隊又提出了“第三次創業”(即在競技成績之外推動乒乓球項目走向大眾, 讓乒乓球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運動)的設想。

  中國羽毛球隊的競技成績已經足夠優異, 但這支隊伍能在世界羽毛球運動發展走入困境的今天, 將緊盯“金牌戰略”的目光放得更寬更遠一些嗎?

 新聞網址: http://zqb.cyol.com/html/2012-12/16/nw.D110000zgqnb_20121216_1-04.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