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楚天都市報》5月29日
記者: 彭菲 ; 攝影: 張詩秋
她是2012東風雪鐵龍•湯尤盃期間最忙碌的工作人員,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她“每天都會被不同人罵,有時甚至從早被罵到晚”,但她明白“要誤解你的人總是會誤解你的”;在湯盃杯和世界羽聯年會同時舉行的瘋狂一周,她說自己最大的動力來自對武漢鴨脖子的神往,但因為忙碌,她仍沒得償所願……
她當過羽毛球運動員,做過咖啡館服務員、體育記者和大學老師;如今,她被媒體稱為“世界羽聯史上最美新聞官”;她是林捷瑩。
昨日中午,在世界羽聯官員入住的酒店大廳,她一改湯尤盃期間的職業妝扮,以T恤短褲的鄰家女孩形象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她很年輕,只有27歲,但她的故事或許會讓一些在殘酷現實面前迷茫掙扎的年輕朋友們有所感悟……
出國闖世界的叛逆女孩
出生在新加坡的林捷瑩,從小接受中英雙語教學,父母都是新加坡華人。16歲那年,林捷瑩萌生了第一個夢想——出國闖世界,因為“我們每天背書,努力地考大學,很辛苦。過於在意成績好壞,反而忽略了個人全面的發展”。
由於亞洲經融危機,林捷瑩父親的生意當時受到很大衝擊,“連房產都被抵押給了銀行,一家人只能租房住”,出國求學只是一種奢望。“但我是一個固 執叛逆的小孩,不顧家人反對,拿著爺爺留下的一筆小錢,買了機票獨自來到澳大利亞。”林捷瑩笑道,“我當時也不知出國要做什麼,更沒想到錢是會用完的,以 為付了學費就可以自己獨立生活了。直到一年後,我才發現,沒錢了!只好打電話給媽媽。”
為了供她念完大學,一直是家庭主婦的林捷瑩母親決定自己創業。“光靠父母資助是不夠的,我也去咖啡館做服務生來賺生活費。”林捷瑩說,“我那時只有17歲,完全沒有生活經驗,所以經常被罵被欺負。”
大學畢業後,21歲的林捷瑩有了第二個夢想——去歐洲看一看。在倫敦林捷瑩找到了一份體育記者的工作。“我曾經是羽毛球運動員,代表學校和俱樂部打過比賽,對體育有著特殊的感情。加上英超很熱門,寫足球稿子比較有市場。”林捷瑩說,“正巧蘇迪曼盃在格拉斯哥舉行,我去給組委會幫忙,順便結識了一些世界羽聯的工作人員。”
感謝上帝打開另一扇門
在歐洲當了兩年記者後,23歲的林捷瑩決定回亞洲發展,並憑藉自己豐富的資歷成為一名大學老師。直到去年,她正式接受世界羽聯的邀請成為了一名新聞官。“感謝上帝為我打開另一扇門。”林捷瑩說,“世界羽聯的所在地是馬來西亞,就在新加坡的隔壁,但兩個國家仍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我覺得不錯,去看看也好。”於是,林捷瑩迎來了生命中最繁忙的一年。
湯尤盃期間,林捷瑩每天八點起床,忙於世界羽聯年會的組織協調,中午十二點就得趕到比賽場館。會說中文、英語、泰語和印尼語的她,不停輾轉於混合採訪區、媒體工作室和新聞發佈廳,細緻耐心地替國內外記者擔任同聲翻譯,協調採訪程式,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點。回到賓館後,她還要繼續發郵件,整理年會工作報告,準備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直到淩晨四五點才能睡覺。“國外的志願者都是經驗豐富的退休人士,而中國的志願者都是大學生。媒體對世界羽聯的服務有一 定的期待值,有些誤解和抱怨也可以理解。”她說。
林捷瑩熱愛這份工作,但她的夢想也不會止步。“我是一個有很多夢想的人,”她說,“以前做體育記者是一個夢想,2008年在北京完成了看奧運的夢想,這次參與倫敦奧運的主辦工作也將是一段很棒的經歷。接下來,我想去比較貧窮的國家,參與一些解決社會公平公正問題的工作。我要用我的人生經歷告訴他們,求生的方式是有很多種的。”
採訪結束前,林捷瑩想用自己在騰訊微博 (@fivetwosix)上寫的一段話送給所有年輕朋友:“人生的過程是一個夢想接著另一個夢想。只要還有夢想,就不怕找不到下一站。勇敢就好。”
你好,武漢:
感謝你們對2012東風雪鐵龍世界羽聯湯尤盃決賽的支持!我們欣賞你們的激情!我希望有機會在離開之前嘗一嘗有名的武漢鴨脖子!加油! 林捷瑩
新聞網址: http://ctdsb.cnhubei.com/ctdsb/20120529/index.htm 第41版 體壇聚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