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人物特寫]林丹: 只在乎堅持的意義 -- 羽毛球 雜誌


 中國《羽毛球》雜誌第11卷9月號 作者: 陳書佳

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球員,源于林丹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他駕駛著自己的欲望列車,向著一個目標奔去:盡己所能。

心跳時刻,贏球欲望升起

 林丹不是外界最看好的男單冠軍人選,確有一些原因。今年全英公開賽決賽負于李宗偉,新加坡超級賽遭遇退賽風波,印尼超級賽第二輪不敵佐佐木翔……

相比之下,李宗偉今年以來表現更好,奪得了3個超級賽冠軍。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心態上,都比原先更全面、更強大。同時,這位世界排名第一的馬來西亞人,還從 未在最頂級的世界大賽上加冕,以往世錦賽的最好成績也不過是進入四強。因此,作為一個具備了超一流能力的選手,李宗偉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渴望獲得一次冠軍。

 當然,李宗偉必須能過林丹這一關。沒有人否認,世界上男單頂尖高手當屬這兩人。對比林丹、李宗偉當前的實力和狀態,馬來西亞媒體賽前一致認為,本屆倫敦世錦賽是李宗偉證明自己、問鼎世界冠軍的最好機會。

 出發飛往倫敦前,李永波透露,林丹在青島集訓的最後階段扭傷腳踝,訓練受到影響。一切跡象,似乎都在為林丹世錦賽出現“意外”做鋪墊。

 林丹並沒有給自己定下死目標,“沒有想太多,特別是沒有想結果。”他給自己的任務很簡單,“一天打好一天的球,先把今天打好再想明天。”

 看起來,林丹已經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然而,臨近比賽結束的最後幾分,他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欲望,他告訴自己:堅持。在挽救了兩個賽點後,林丹一舉拿下決賽,第四次贏得世錦賽男單冠軍。

 各種複雜的情緒在最後時刻徹底釋放,他脫掉自己的紅色T恤,攥緊拳頭猛烈揮出。赤裸上身的他,左臂高舉,抬起右手向全場觀眾敬了一個軍禮。

 “贏球很讓人激動,我作為運動員,還是需要欲望的。”當廣州亞運會男單獲勝、實現了羽毛球賽場的“全滿貫”後,外界質疑他已經沒有了繼續奪冠的動力。這一次在倫敦,他不僅用事實推翻了這種猜測,而且毫不諱言自己的求勝欲望。這簡單而強烈的欲望支撐他笑到了最後。

倫敦奧運,接受結局不完美

 男單主教練夏煊澤說:“現在林丹贏球不是新聞,輸球才是。”

 作為一名收穫了所有大賽冠軍頭銜的運動員,外界已經無法接受他不拿冠軍。但另一方面,當拿到了所有的冠軍後,林丹卻認為不需要再證明自己,剩下的就是保持狀態,享受羽毛球。
顯而易見,兩者之間矛盾巨大。

 林丹說:“我會儘量去做好,但還是更偏向自己的想法。平時訓練時,我會對自己更嚴格一點,比賽中保持好的心態。做好這一分,再考慮下一分。”

 當然,他對明年倫敦奧運會的男單金牌依然存有欲望。只不過,“這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那種欲望是不一樣的,因為已經是在不同的位置了。”

 與 2008 年的巔峰期相比,林丹的狀態的確有所下滑。如果在2008年最輝煌的時期“見好就好”,如今也不會有這麼多關於他的各種質疑和爭論。林丹表示,他沒有在“退”或“不退”之間徘徊過。“目前我沒有傷病,這是很幸運的事情。我能夠完成訓練計畫,保持狀態,堅持到明年。”

林丹的2012年倫敦之旅還難以預料。如果衛冕,他將成為世界羽壇輝煌的第一人。如果無法贏得冠軍呢?他能夠接受不完美的結果嗎?

“我並不介意退役時結局不完美,這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太完美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不完美才會留些懷念,讓球迷覺得其實他已經做得非常不容易了。”

借鑒費德勒,期待湯導回歸

 在青島備戰世錦賽期間,林丹跟其他選手的訓練計畫都不一樣,他經常獨來獨去,甚至有些隨心所欲。比如說,在做準備活動時,他會突然玩起足球,臨時將踢球作為熱身。

 林丹坦言,教練為所有隊員統一制定的訓練計畫已經不適合自己,他需要更有針對性、更適合自己的方法。“費德勒的訓練給了我啟發,在不同年齡、不同位置,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我不刻意要求自己怎麼練,不把自己規定得那麼死,但是一旦練起來就全身心投入。”

 從 2007年底起,林丹的訓練由老帥湯仙虎專職負責。去年3月,湯導回到福建休養,暫定一年。由於各種原因,湯導未能在倫敦世錦賽前回歸指導他打世錦賽,這讓林丹有些失望。他承認自己有私心,“我也希望湯導能夠很好地休息,畢竟他已經從事這項運動一輩子了,非常辛苦,也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大家都覺得他一出手就能拿冠軍。但我還是希望2012年之前能夠看到他回來,幫我再提高一段時間。我非常信任他。”

 湯導對於林丹的幫助,不僅僅是技戰術上的,還有心理上的。現在湯導無法陪在身邊,他就只能不斷安慰自己,“他會回來的。”

 “為什麼我需要他?因為我每次看到他,才覺得比較平和一點,心裏面比較安定一定。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說什麼都不要想,盡可能把自己的東西打出來,輸了你就做好被別人罵的準備。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就是這樣。”

佩服蓋德,不看重堅持的結果

 在男單的領獎臺上,林丹身旁分別站著李宗偉和蓋德。半決賽,林丹先失一局後逆轉蓋德進入決賽。這場失利,將丹麥老將最後一次問鼎世界冠軍的希望打碎。75分鐘的比賽,幾乎超出了蓋德的極限,賽後接受採訪時,他一直呼哧呼哧地喘個不停。

 蓋德是林丹最敬佩的運動員,“我覺得他現在真的是在享受羽毛球。三、四年前跟他交手時,我能隱約感覺到,他每一次都在爭勝,不太承認另一個時代的中國運動員要超過他。現在,他承認自己的精力狀態不能和10年前鼎盛時期相比,但他依然想盡一切辦法去戰勝林丹、李宗偉、陶菲克。每當他獲勝時,他都非常開心。這種心態讓他堅持到了35歲,甚至將來堅持更長的時間。”

 林丹希望自己也能像蓋德一樣,為更多的中國運動員樹立榜樣,這也是林丹在奪得奧運會冠軍後依舊堅持的重要原因。“蓋德能夠打到35歲,你就能看到希望。如果林丹能打到35歲,可能更多的中國年輕運動員就可以像林丹一樣,打的時間更長。”

 所以,林丹並不看重自己堅持的結果怎樣,更重要的是為了堅持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